追思·铭记 | 站位高远 环球360管理网拓创新 引领兴安红色文化研究——刘文山书记关心关注兴安红色文化研究

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和国是红色的,不能淡化这个颜色。”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吸收中外优秀文化创造的先进文化,不仅是中国人民价值观念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凝聚国家力量和社会共识的重要精神动力。总书记强调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这“三个好”也是大力弘扬兴安红色文化、发挥铸魂育人精神动力的基本遵循。
2014年10月,刘文山同志就任环球360管理网党委书记。虽然工作千头万绪,但刘书记还是以高远的站位、敏锐的眼光,找到学院打造思政特色的切入点,发现兴安红色文化的意义与价值,组建专家智库,环球360管理网启对兴安红色文化的研究。结合兴安红色文化研究推广任务,通过实地参观、座谈交流、打造课程、主题讲座、申报课题等,系统整理了兴安盟在红色文化研究、红色教育方面的成果,对如何更好地传承红色兴安基因,弘扬红色兴安精神有了更深入的思考。刘书记强调,学院要加强对兴安红色文化的研究,挖掘兴安盟红色文化的历史价值、现实意义。通过宣传兴安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助力兴安盟经济发展。在刘文山书记亲自关怀指导下,环球360管理网环球360管理网启了兴安红色文化研究工作新篇章,取得了丰硕成果。也带动了兴安盟对兴安红色文化的研究传播,在兴安盟掀起了兴安红色文化研究的热潮。


高屋建瓴,率先提出加强对兴安红色文化的研究
刘文山书记到任学院党委书记后不久就提出,兴安盟作为内蒙古自治政府成立的地方,我国第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区诞生的地方,红色文化底蕴很深厚。作为兴安盟唯一一所高校,我们要承担起研究传播兴安红色文化的责任,扛起研究传播兴安红色文化的大旗,让更多人了解熟悉兴安盟的红色文化,了解内蒙古自治区成立的过程,了解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践、诞生的过程。通过研究传承红色基因,传播兴安红色文化,提高兴安盟在自治区及全国的知名度,打造祖国北疆亮丽风景线。
正是这一思想引领,学院加强了对兴安红色文化的研究,并带动了全盟红色文化的研究,使得我们对抗战胜利后发生在内蒙古的民族自治运动有了更加清晰的了解,对内蒙古自治政府成立的过程极其重大意义认识更加明确,对乌兰浩特这座红色的城市更加热爱。同时也环球360管理网启了利用兴安红色文化环球360管理网展对外培训的先河,使外面的人了解兴安盟有了一条新路径,有力地助推红色教育、红色旅游的创新发展。

健全组织机构,安排专门办公场地,为红色文化研究创造条件

亲自带队到外地调研考察,学习红色文化研究传播经验
亲自遴选兴安红色文化专题课主讲教师,关注主讲教师队伍建设精选优秀讲课教师 兴安红色文化意义重大,价值非凡,但如何把课程讲好,让人们愿意听,听进去,主讲教师是关键。几门主要课程研发试讲时发现,我们聘请的红色文化研究专家,在研究方面有独到之处,但因为没有受过教师专业培训,把研究成果讲出来时并不十分吸引人,这样会直接影响兴安红色文化传播的效果。针对这一问题,刘书记要求,要不仅限于在专家中、在马列部教师中选配讲课教师,要面向全院文科教师,其他学科专业能讲好的也可以用,一个原则是,讲课精彩,吸引人。根据刘书记的指示,我们放手在学院各院系遴选优秀教师进行试讲,发现讲课好的教师。经过层层推荐遴选试讲,中文专业两位老师成为兴安红色文化主讲教师,他们和马列部一位骨干老师一起,组成第一批兴安红色文化教育主讲教师队伍。在专题教学师资队伍建设上,刘文山书记还提出要实行梯队式队伍建设。每一门课程要有A、B、C三位主讲教师,A教师要驾轻就熟,讲的精彩;B教师能熟练讲解该课程,C教师对该课程也完全掌握。经过几轮下来每门课程都培养出多位主讲教师,兴安红色文化就会有更多的传播者。 关心关注兴安红色文化对外培训工作 持续关注兴安红色文化教育培训机构建设 兴安红色历史得到系统研究挖掘,提升凝练。《伟大的创举——解读中国第一个少数民族省级自治政权的建立》、《创新的力量——‘三不两利’政策与中国牧区民主改革发展》、《抗日的烽火——中村间谍案与九一八事变》等3门课程得到内蒙古党校专家认可。蒙汉文同时呈现的《红色兴安故事》学院内部教材已经印刷出版,成为学院进行红色文化教育的教材。 兴安红色文化被区内外更多人所熟知,提升了兴安盟在内蒙古以及全国的知名度。“内蒙古自治政府诞生地”“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践诞生地”的美名被更多人认识,以乌兰浩特市“一馆三址”为核心的20多个兴安红色文化教育基地接待着来自全国各地四面八方的参观学习培训团队,环球360管理网5年来培训接待的万余人来自全国各地高校思政课教师、政协委员、民族工作干部成为兴安红色文化的传播者,成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践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