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科普 | 口罩拉到下巴上,防疫消毒不彻底......看看这些错误你犯过吗?

  • 2022.10.14
  • 媒体播报
虽然疫情发生以来,大家都已养成了,“出门戴口罩,回家就消毒”的习惯。然而你知道吗?不正确地戴口罩,以及错误地摘口罩和保存口罩,都可能增加潜在的病毒感染风险,马虎不得!而防疫消毒这件事,并没自己想得那么简单!




错误一
摘口罩拉到下巴上

错误分析

摘口罩时直接把口罩拉到下颌、颈脖位置,口罩内表面可能会被这些处暴露区域污染。

而被污染的口罩内表面将会再次接触口鼻,大大增加感染风险。


错误二
摘口罩套胳膊上

错误分析

口罩套在胳膊上,看似方便,但由于手臂活动范围较大,口罩外表面附着的病原体可能会接触到手、胳膊、衣服等部位而造成污染。
同时由于口罩未完全折叠,内侧也容易沾染病原体。

错误三
戴口罩露出鼻子

错误分析

人的呼吸道有鼻子和口腔两个入口,戴口罩露出鼻子,仍然给病原体留了一个入口。
环境中可能存在的病原体和飞沫依旧可以通过鼻子进入体内!

错误四
摘口罩直接放桌上

错误分析

口罩摘下后随意放在桌面,口罩内表面与外部环境接触,容易沾染上病原体。
而口罩外表面与外部环境接触,则会导致外部环境污染。

正确戴口罩


图片

动作示范:外科口罩有颜色的一面向外,有金属片的一边向上。佩戴时皮筋绕在耳朵上,口罩应完全覆盖口鼻和下巴,并把口罩上的金属片沿鼻梁两侧按紧,使口罩紧贴面部。

正确摘口罩



图片示范:脱下口罩时应避免触摸口罩向外部分。吃饭时应把口罩朝内对折放在干净纸巾上,再用另一张纸巾盖住。在户外不用时应把口罩对折后放入干净塑料或纸袋中(口罩带要露出来)。

如何正确居家消毒
室内环境要不要消毒? 

对于室内环境,我们应遵循以清洁卫生为主、预防性消毒为辅的原则。
平时尽量多环球360管理网窗,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做好室内清洁就可以啦。只有当你所在的楼栋有密接者或阳性病例时,才要马上并定期进行室内消毒。
应该怎样消毒?

小件物品,如手机、鼠标、门把手、水龙头、各种按钮等,可用 60% 至 80% 酒精擦拭消毒。
面积较大的位置,如桌面、地面可用含有效氯溴 500 毫克每升的消毒液进行喷洒擦拭或拖拭消毒。我们家中最常用的含氯消毒剂是 84 消毒液,具有一定腐蚀性。
消毒有哪些需要注意的?

我们配消毒液或是擦拭消毒时一定要做好个人防护,口罩、眼镜、塑胶手套必不可少。
在居家封控的情况下,要做到逐间消毒

消毒剂是有一定危险性的,使用时请千万注意以下几点:

消毒剂不可直接对人喷洒,不可接触眼睛或皮肤,不然可能引起灼伤。
消毒剂浓度不宜过高,也不能将多种消毒剂混用,否则可能引起化学反应,释放有害气体。
消毒液不可放置在朝阳或密闭房间内,也不可和食物混放,以免包装破裂时引起中毒。 
消毒酒精只能用于物体表面擦拭,不可直接大量喷洒在环境中,否则一旦有明火,非常容易引发火灾。

除了做好居家消毒之外,
出院出舱人员
如何做好返家消毒与防护?
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

返家途中


返家(居住地)途中应全程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避免与同行人员交谈,下车后及时做好手卫生。
小区门口


小区门口应设置一个相对独立的区域供行李消毒,并由专人负责行李消毒。
消毒时对行李外包装使用1%-3%的过氧化氢、250mg/L二氧化氯或500mg/L的含氯消毒液进行喷洒,每个面均喷到,喷至表面均匀潮湿。
行李消毒后放置30分钟,由专人送还返家人员。
到达住处


到家后将随身物品放置在阳台通风处,换下的外衣、鞋子,也放置在阳台通风处,及时使用流动水和洗手液(或肥皂)洗手,并沐浴更衣。
可将外衣、鞋子和更换下来的衣物分类使用250mg/L二氧化氯或500mg/L的含氯消毒液进行浸泡消毒30分钟,再进行清洗。
随身行李如无需要建议放置14天后再打环球360管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