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艾滋病日 | 这些知识再忙也得知道!
今天(12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日
今年我国宣传活动主题为
“共抗艾滋 共享健康”
今年7月
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发布
《2022全球艾滋病防治进展报告:危急关头》
报告显示
尽管拥有有效的治疗方法
以及机会性感染的预防、检测和治疗工具
但2021年仍有65万人死于艾滋病相关疾病
约有150万艾滋病病毒新发感染
比全球目标要多出100万例
什么是艾滋病?
它有哪些传播途径?
又该如何预防呢?
对于艾滋病有哪些误区?
教育是对孩子最好的保护
各位老师家长
这些知识请务必告诉孩子
↓↓↓
什么是艾滋病?
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该病的病原体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以下简称HIV),亦称艾滋病病毒。
该病毒主要侵犯、破坏CD4+T淋巴细胞,导致被感染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受损,最终引起各种严重的机会性感染及肿瘤的发生,危及生命。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HIV的传播途径有三条:
一是经性接触传播,不安全性行为是导致艾滋病性传播的主要原因,包括不安全的同性、异性和双性性接触。 二是经血液及血制品传播,包括共用针具静脉注射毒品、输入被HIV污染的血液制品、不安全规范的介入性医疗操作等。 三是经母婴传播,主要发生在妊娠、分娩和哺乳三个阶段,病毒通过胎盘、产道和乳汁传播给胎儿或婴儿。 如何预防艾滋病? 预防艾滋病要做到: 了解艾滋病的危害及常见传播途径; 远离毒品,抵制毒品,避免共用注射器注射吸毒引起的传播; 避免可能感染艾滋病的高危行为,如果发生了高危行为要进行自我筛查; HIV感染者的配偶或性伴侣、有不洁性行为者等艾滋病高危人群,要正确使用安全套,采取安全性行为,定期到医院进行HIV感染筛查等; 不与他人共用剃须刀、牙刷等。 关于艾滋病有哪些误区? 误区一:感染“HIV”等于宣判死刑 艾滋病(AIDS)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传染病,由HIV病毒引起。HIV是一种能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的病毒。一旦感染HIV,人体易于感染各种疾病,并可发生恶性肿瘤,病死率较高。HIV在人体内的潜伏期平均为8到9年。现代医学已经有许多有效控制艾滋病的方式。 误区二:蚊子叮咬就会传播艾滋病 在生活中,很多人会产生“蚊子叮咬传播艾滋病”的误解。这种担心是完全多余的,因为蚊子在叮咬的过程中,只会将其唾液注入人体的皮肤里,而不是将其吸到的血再注入第二个人身上。而且艾滋病传播是需要达到一定量的病毒,才能使其感染。单纯通过蚊子叮咬或吸血这种方式是无法导致健康人患病的。 误区三:被“艾滋针”扎一下就能染上艾滋病 有广州网民发文称自己在天河某商场被人用针头扎伤,担心感染艾滋病,于是去医院进行检查并服用了艾滋病阻断药。据广州市公安局天河分局通报:该网民与他人手部有轻微触碰情形,对方手上并未持有针筒等可疑物品,排除有人故意针扎路人传播艾滋病的情况。 据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众号“广东疾控”介绍,“万一被扎了,莫慌张”。首先明确是否被扎,即使被扎,也得弄清楚是否是“艾滋针”。HIV传播需要满足三个基本条件:质量、数量和体液交换。质量是指活病毒,数量是指有足够的病毒量,体液交换主要是指注射。在公共环境中被针扎后感染艾滋病,要达成以上三点,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北京朝阳医院眼科主任医师陶勇告诉记者,其实HIV病毒很脆弱,在生命体外生产能力极差,不耐高温、抵抗力低,而且在干燥空气中存活不超过17秒。 误区四:自行检测艾滋病非常靠谱 检测主要分为专业机构检测和自行检测。如果不去专业机构,也可在药店、互联网上购买HIV检测试剂自行检测,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自行检测者由于没有接受过培训,采集样本、检测过程和对结果的理解可能存在一些错误。 如果自行检测的结果是阴性,一般来说,表示没有感染艾滋病,但因存在窗口期,建议在高危性行为后3个月后到正规医疗机构进行咨询和检测。 关于艾滋病的6个真相 请让孩子知道 握手、游泳、一同进餐 会被感染艾滋病毒吗? 艾滋病毒传播方式主要有三种 血液传播,性传播,以及母婴传播 身体里其他一些常见的体液 比如眼泪、口水、汗液等 不含艾滋病毒或含量极小 所以,日常生活接触 不会造成艾滋病毒的传播 艾滋病妈妈生的孩子一定 是艾滋病患儿吗? 如果母亲是感染者 可能会通过怀孕、分娩 和哺乳将病毒传染给孩子 不过,艾滋妈妈也可能生出健康宝宝 2000年,深圳率先启动了 预防艾滋病传播工作的试点 2012年到2016年期间 共帮助300多位HIV阳性母亲 生下健康宝宝 研究表明 有效的干预措施能使 艾滋病母婴传播率降低到5%以下 感染艾滋病毒后,多久能检查出来? 该去哪里检查? 一个人感染艾滋病毒以后 不是马上就能查出来 一般来说,窗口期大概有1—3个月 现如今,各个医院基本都能 做艾滋病的初步检测 疾控中心也有自愿咨询检测门诊 检测结果只限于 承担检测工作的医院人员知晓 不必担心个人信息被泄露 艾滋病毒携带者 一般有哪些症状? 在许多人印象里,艾滋病毒携带者 总是一副令人害怕的狼狈相 全身瘦弱,体表溃烂 痛苦而迅速地走向死亡 但实际上,艾滋病毒携带者 很长一个阶段没有症状 艾滋病患者感染病毒后 一般会经历急性期、潜伏期和发病期 急性期会出现一些类似感冒的症状 而在潜伏期 艾滋病毒携带者和正常人无异 只是体液内会携带病毒 潜伏时间一般在7-10年左右 到了发病期,艾滋病携带者 才真正发展成艾滋病患者 现代医疗手段中的鸡尾酒疗法 能够最大限度地 抑制艾滋病病毒的复制 延缓病程进展 当然,前提是尽早、规范治疗 是不是有些人 特别容易被感染艾滋病毒? 艾滋病不分男女老少、不分种族 所有人普遍易感 不存在易感人群的说法 但每个人的感染风险是不一样的 风险的高低取决于生活方式 根据接触到艾滋病毒的机会来说 性行为比较乱的人 是感染艾滋病毒的高危险人群 为什么艾滋病毒肆虐这么多年 至今没有研制出有效疫苗? 艾滋病病毒很狡猾 它每完成一个复制周期 会有3%到5%的氨基酸结构发生变化 相当于制造出了新病毒 当这些变异的病毒再感染细胞时 身体才会产生新的抗体 也就是说,我们身体的免疫功能 总是滞后于病毒的变异 这就导致研制艾滋病疫苗特别困难 目前,我国和世界其他国家正积极试验 争取早日研发出能投放市场的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