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员谈职教丨让职业教育真正“香起来”

  • 2023.03.14
  • 媒体播报

让职业教育真正“香起来”


两会内外热议如何提升职教吸引力




两会关注

2022年年底,中办、国办出台《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提出了新阶段职业教育改革的一系列重大举措,其中的“一体两翼”引人关注。

“一体”,即探索省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新模式;“两翼”,即市域产教联合体和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如何理解“一体两翼”新格局,更好发挥改革功效?对此,多位代表委员和专家建言献策。





有效贯通,搭建人才成长“立交桥”



“社会发展既需要爱因斯坦,也需要鲁班。”江苏省徐州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原副校长刘景忠认为,社会发展对教育提出了多样化的要求,这恰好与人的天性禀赋差异相吻合。

从国际经验来看,大多数国家在初中后、综合中学阶段或高中后都进行分流。“至于是在初中后分流,还是在高中后分流,就要看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实际情况了。”刘景忠说。

全国政协委员、浙江金融职业学院院长郑亚莉认为,要探索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学校、高等职业院校与大学本科课程互选、学分互认、学籍互转、双向流动的可行路径与政策支撑,为人才在不同教育类型之间相互流动奠定基础。

“加快完善‘职教高考’制度,畅通职业教育升学深造渠道,通过扩大职业本科、应用型本科在‘职教高考’中的招生计划,使职业学校的学生在升学方面享有更多的机会。”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武汉市旅游学校教师马丹建议。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城市学院校长刘林则认为,应该重新调整中等职业学校布局,从办学定位着手进行全面改革,由以就业为目标设置专业、课程、教学内容,改为宽口径、对应高校专业大类设置专业,课程和教学内容也以为高等职业教育提供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服务为主。


 产教融合,增强人才培养适切性



“产教融合既是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的基本遵循,也是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更是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重要抓手。”郑亚莉建议,要有力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

“学校是现代工厂的课堂,现代工厂是学校的实训基地。”全国政协委员、郑州轻工业大学校长魏世忠强调,要打通企业与职业教育之间的壁垒,让企业成为学校教学的载体。

针对产教融合中“学校热、企业冷”的问题,全国政协委员、湖南省教育厅副厅长王仁祥建议,通过激发企业参与热情,推动政策落细落实,推动关键领域改革。他强调,一要明确改革试点项目可以营利,在产业学院、培训中心等校企合作的改革试点项目中,应允许校企双方根据约定的合作协议进行合理的利益分配。二要支持试点和容错,支持职业院校通过二级学院、产业学院进行混合所有制办学试点,建立试点的容错机制。


转变观念,提升职业教育吸引力



如何提升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枣庄市第三中学教师孙晓颖建议,环球360管理网展职业体验教育,通过标准化构建职业教育基地、系统构建职业体验教育课程、科学构建职业体验师资队伍,推动职业教育资源面向基础教育环球360管理网放,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劳动观和人生观。

郑亚莉在调研中发现,职校生的薪资待遇与本科生仍存在一定差距。郑亚莉建议,加快建设政府重视技能、社会崇尚技能、人人享有技能的技能型社会。要采取措施,提高技术技能人才的社会地位和待遇,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

“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就必须要凸显类型教育特征,既要畅通职校生发展通道,也要进一步‘铺设’好与普通教育不同的赛道。”刘景忠对职业教育发展的未来充满信心,“把‘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落到实处,职业教育的春天一定会来。”

 (本报记者  杨三喜  张欣  阳锡叶)

(此文转于执教之音平台,仅用于公益传播)